培养人工智能人才
迎接教育数字化转型
引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全面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指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建设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2022年3月28日,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正式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也同步上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要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深刻影响,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
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和质量将直接决定人工智能领域的未来竞争态势,更进一步影响教育数字化转型。2019年人社部等联合发布的《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就业景气现状分析报告》指出,我国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超过500万,国内供求比例是1:10,供求比例严重失衡。为此,我国高校积极布局人工智能学科建设。本文摘编了浙江大学中国科教战略研究院课题组发布的2022年《中国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报告》部分内容。
一、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培养
加强学校数字化转型
我国教育部一直高度重视教育和信息技术的连接发展,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等系列规划文件陆续发布。2021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要以教育新基建促进教育多环境、多平台下的融合发展,推动教育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
我国近些年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的高校数量呈现大幅度上升的状态。在质量方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进入CS Ranking 2020至2021年度榜单中AI领域排名前20高校。
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是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结合点。高校掌握了大量的科研和创新资源,聚集了国内最优质的人工智能科研力量,代表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前沿方向,同时承担着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关键职责,在人工智能战略人才储备中具有不可推卸的使命责任。
我国高校在人工智能学科与专业建设方面有以下特征:
◆ 人才培养目标聚焦基础理论与方法创新
◆ 普遍采用多学科交叉联合的人才培养方式
◆ 普遍实行校内外导师联合指导模式
2021年2月,教育部官网公布了《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130所高校获批人工智能专业。其中,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为代表的高校在课程建设与教学设计等方面扮演着积极的探索角色(图1)。
图1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AI教学设计与课程设计
二、携手企业打造人工智能数字化平台
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高校将携手企业促进人工智能数字化平台发展,企业在推动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优化和升级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2020年《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报告》显示,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排名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涌现出一大批以百度、腾讯为代表的高水平人工智能领军企业(图2)。
图2 我国代表性人工智能领军企业名单(部分)
三、我国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短板
加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打造以数字化为支撑的高质量教育体系,这一举措适应了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和教育系统的全面转型,也是应对新阶段人才培养挑战的必经之路。但我国当前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依然存在以下问题:
01 整体趋势:总量不足与结构失衡
从人才结构看,我国人工智能基础层人才储备相对薄弱,领军型人才数量不足。
从人才质量看,大而不强是我国人工智能基础研发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症结。
02 高校模式:理论与实践存在脱节
整体来看,大部分高校缺少高水平的AI课程建设经验、海量优质的数据集与算法资源、先进的实践教学资源以及专业前沿的师资力量等。
上述问题限制了高校的育人能力,造成了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脱节,进一步局限了国内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快速跃升。
03 企业模式:尚未形成闭环生态体系
从企业来看,一方面企业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体系化与系统化不到位,还存在大量的“简单拼盘”现象;另一方面国内顶尖人工智能企业尚未形成自己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生态系统。
四、构建人工智能人才生态系统,
打造智慧教育环境
01 高校为主:依托学科资源与专业资源
02 企业为辅:强化实践教学与研发合作
03 政府引导:发挥主导和协调作用
图3 政府、高校、企业协同培养人工智能人才
注:本文所有图片均来源于《中国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报告》,
封面图片来源于Pixabay
审核 | 韩蔚
编辑 | 张倩 李钰
撰文 | 李钰